两栏布局之左侧固定,右侧自适应的实现方法

实现左侧固定,右侧自适应的两栏布局的方法有很多。其中经常用到的有float方法、BFC方法、CSS3的flex布局及grid布局。并非所有的布局都会在开发中使用,但是其中也会涉及一些知识点。

实现左侧固定,右侧自适应的两栏布局的方法有很多。其中经常用到的有float方法、BFC方法、CSS3的flex布局及grid布局。并非所有的布局都会在开发中使用,但是其中也会涉及一些知识点。

常用的宽度自适应的方法通常是利用了block水平的元素宽度能随父容器调节的流动特性。另外一种思路是利用CSS的calc()方法来动态设定宽度。还有一种思路是,利用CSS中的新型布局flex layout与grid layout。

首先创建基本的HTML布局和最基本的样式。

<div class="wrapper" id="wrapper">
  <div class="left">
    左边固定宽度,高度不固定 </br> </br></br></br>高度有可能会很小,也可能很大。
  </div>
  <div class="right">
    这里的内容可能比左侧高,也可能比左侧低。宽度需要自适应。</br>
    基本的样式是,两个div相距20px, 左侧div宽 120px
  </div>
</div>

基本的样式是,两个盒子相距20px,左侧盒子宽120px,右侧盒子宽度自适应。基本的CSS样式如下:

.wrapper {
    padding: 15px 20px;
    border: 1px dashed #ff6c60;
}
.left {
    width: 120px;
    border: 5px solid #ddd;
}
.right {
    margin-left: 20px;
    border: 5px solid #ddd;
}

下面的代码都是基于这套基本代码做覆盖,通过给容器添加不同的类来实现效果。

双inline-block方法

.wrapper-inline-block {
    box-sizing: content-box;
    font-size: 0;    // 消除空格的影响
}

.wrapper-inline-block .left,
.wrapper-inline-block .right {
    display: inline-block;
    vertical-align: top;    // 顶端对齐
    font-size: 14px;
    box-sizing: border-box;
}

.wrapper-inline-block .right {
    width: calc(100% - 140px);
}

这种方法是通过width:calc(100% – 140px)来动态计算右侧盒子的宽度。需要知道右侧盒子距离左边的距离,以及左侧盒子具体的宽度(content + padding + border),以此计算父容器宽度的100%需要减去的数值。同时,还需要知道右侧盒子的宽度是否包含border的宽度。

在这里,为了简单的计算右侧盒子准确的宽度,设置了元素的box-sizing:border-box;以及父元素的box-sizing:content-box;。

同时,作为两个inline-block的盒子,必须设置vertical-align来使其顶端对齐。

另外,为了准确地应用计算出来的宽度,需要消除div之间的空格,需要通过设置父容器的font-size:0;,或者用注释消除html中的空格等方法。

总之,要使用好这种方法,需要注意以下三点:

  • 需要知道左侧盒子的宽度,两个盒子的距离,还要设置各个元素的box-sizing
  • 需要消除空格字符的影响
  • 需要设置vertical-align:top满足顶端对齐。

双float方案

.wrapper-double-float {
    overflow: auto;        // 清除浮动
    box-sizing: content-box;
}

.wrapper-double-float .left,
.wrapper-double-float .right {
    float: left;
    box-sizing: border-box;
}

.wrapper-double-float .right {
    width: calc(100% - 140px);
}

本方案和双float方案原理相同,都是通过动态计算宽度来实现自适应。但是,由于浮动的block元素在有空间的情况下会依次紧贴,排列在一行,所以无需设置display: inline-block;,自然也就少了顶端对齐,空格字符占空间等问题。

不过由于应用了浮动,父元素需要清除浮动。

总之,使用这种布局方法,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

  • 需要知道左侧盒子的宽度,两个盒子的距离,还要设置各个元素的box-sizing。
  • 父元素需要清除浮动。

float+margin-left方案

.wrapper-float {
    overflow: hidden;        // 清除浮动
}

.wrapper-float .left {
    float: left;
}

.wrapper-float .right {
    margin-left: 150px;
}

上面两种方案都是利用了CSS的calc()函数来计算宽度值。下面两种方案则是利用了block级别的元素盒子的宽度具有填满父容器,并随着父容器的宽度自适应的流动特性。

但是block级别的元素都是独占一行的,所以要想办法让两个block排列到一起。

我们知道,block级别的元素会认为浮动的元素不存在,但是inline级别的元素能识别到浮动的元素。这样,block级别的元素就可以和浮动的元素同处一行了。

为了让右侧盒子和左侧盒子保持距离,需要为左侧盒子留出足够的距离。这个距离的大小为左侧盒子的宽度以及两个盒子之间的距离之和。然后将该值设置为右侧盒子的margin-left。

使用此方法布局,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

  • 需要清除浮动
  • 需要计算右侧盒子的margin-left

absolute+margin-left方法

另外一种让两个block排列到一起的方法是对左侧盒子使用position:absolute的绝对定位。这样,右侧盒子也能无视掉它。

.wrapper-absolute .left {
    position: absolute;
}

.wrapper-absolute .right {
    margin-left: 150px;
}

使用这种布局方法,需要主要以下两点:

  • 使用了绝对定位,若是用在某个div中,需要更改父容器的position。
  • 没有清除浮动的方法,若左侧盒子高于右侧盒子,就会超出父容器的高度。因此只能通过设置父容器的min-height来放置这种情况。

上面的方法都需要通过左侧盒子的宽度,计算某个值,下面三种方法都是不需要计算的。只需要设置两个盒子之间的间隔。

float+BFC方法

.wrapper-float-bfc {
    overflow: auto;
}

.wrapper-float-bfc .left {
    float: left;
    margin-right: 20px;
}

.wrapper-float-bfc .right {
    margin-left: 0;
    overflow: auto;
}

这个方案同样是利用了左侧浮动,但是右侧盒子通过overflow:auto;形成了BFC,因此右侧盒子不会与浮动的元素重叠。

这种情况下,只需要为左侧的浮动盒子设置margin-right,就可以实现两个盒子的距离了。而右侧盒子是block级别的,所以宽度能实现自适应。

使用好这个方法,需要注意父元素要清除浮动

flex方案

.wrapper-flex {
    display: flex;
    align-items: flex-start;
}

.wrapper-flex .left {
    flex: 0 0 auto;
}

.wrapper-flex .right {
    flex: 1 1 auto;
}

flex可以说是最好的方案了,代码少,使用简单。有朝一日,大家都改用现代浏览器,就可以使用了。换言之,使用这种方法,需要注意浏览器的兼容性。flex容器的一个默认属性值:align-item:stretch;这个属性导致了列等高的效果。为了让两个盒子高度自动,需要设置:align-item:flex-start;

grid方案

这是一个新型的布局方式。可以满足需求,但这并不是它发挥用处的真正地方。

.wrapper-grid {
    display: grid;
    grid-template-columns: 120px 1fr;
    align-items: start;
}

.wrapper-grid .left,
.wrapper-grid .right {
    box-sizing: border-box;
}

.wrapper-grid .left {
    grid-column: 1;
}

.wrapper-grid .right {
    grid-column: 2;
}

使用这种方案,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

  • grid布局也有列等高的默认效果。需要设置:align-items:start;
  • grid布局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小地方和flex不同:在使用margin-left的时候,grid布局默认是box-sizing设置的盒宽度之间的位置。而flex则是使用两个div的border或者padding外侧之间的距离。

极限情况

最后可以再看一下再父容器极限小的情况下,不同方案的表现。主要分成四种情况:

  • 动态计算宽度的情况:可以使用双inline-block方案和双float方案。宽度极限小时,右侧的div宽度会非常小,由于遵循流动布局,所以右侧div会移动到下一行。
  • 动态计算右侧margin-left的情况:可以使用float+margin-left方案和absolute+margin-left方案。宽度极限小时,由于右侧的div忽略了文档流中左侧div的存在,所以其依旧会存在于这一行,并被隐藏。
  • float+BFC方案的情况:这种情况下,由于BFC与float的特殊关系,右侧div在宽度减小到最小后,也会掉落到下一行。
  • flex和grid的情况:这种情况下,默认两种布局方式都不会放不下的div移动到下一行。不过flex布局可以通过flex-flow:wrap;来设置多余的div移动到下一行。grid布局暂不支持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ZER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du24.cn/course/two-column-layout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ZEROZERO
上一篇 2018年10月8日
下一篇 2018年12月6日

相关推荐

  • 前端常见跨域解决方案

    跨域是指一个域下的文档或脚本试图去请求另一个域下的资源,这里跨域是广义的。 广义的跨域: 资源跳转: A链接、重定向、表单提交 资源嵌入: <link>、<scr…

    2019年3月25日
    3.1K
  • 初识Spring Boot

    什么是Spring Boot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 Software公司于2013年研发的全新Java开发框架。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…

    2024年6月16日
    407
  • 深入理解JS内存机制

    JS的内存机制在很多前端开发者看来并不是那么重要,但是如果你想深入学习JS,并将它利用好,打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前端应用,就必须要了解JS的内存机制。对于内存机制理解了以后,一些基本的…

    2019年7月14日
    1.7K
  • Angular4.x ngModel 指令详解

    用过angular的前端工程师都知道,angular数据是可以双向绑定的。但是它为什么可以使数据双向绑定?原理又是什么?阅读这篇文章,来了解一下吧。

    2019年7月3日
    1.9K
  • Webpack入门,模块打包之加载其他类型的模块

    在实际开发中,开发者可能遇到其他类型的模块,比如AMD、UMD模块,虽然这些模块在目前的使用场景已经不多,但是遇到这些模块时仍然需要知道如何处理。 加载非模块化的文件 非模块化文件…

    2022年11月14日
    608
  • 如何封装VUE组件库?

    之前一直在使用Angular开发项目,也封装过Angular组件。由于种种原因,现需要转战VUE。好在本人有扎实的实战经验,结合各位网络大神整理的经验,现总结一篇关于封装VUE组件…

    2019年7月31日
    2.3K
  • flex布局详解

    往往在移动端开发过程中,弹性布局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手段。往往你并不需要去反复的使用媒体查询的。整整的响应式布局是使界面能够自动的根据屏幕进行变化,做到完美的弹性布局,在必要的时候,去…

    2018年9月10日
    2.2K
  • JAVA学习之多线程知识点整理

    1、什么是进程?什么是线程? 进程是一个应用程序。线程是一个进程中的执行场景或者执行单元。一个进程可以启动多个线程。进程之间内存独立不共享。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之间,堆内存和方法区内…

    2020年6月19日
    1.2K
  • Java自学之泛型

    在Java语言中,为了方便接收参数类型的统一,提供了核心类Object,利用此类对象可以接收所有类型的数据(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)。但是由于其所描述的数据范围过大,所以在…

    2020年12月8日
    1.2K
  • Angular 4.x ngModel 双向绑定原理揭秘

    一直以来都没有去深入探究Angular,只是熟练运用。真要被问起来,很多关于angular的理论知识都回答不上来。感觉上学背书的能力已经丧失的差不多了。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搜集整理出来。

    2019年7月2日
    1.9K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